| New Products | ||||||||
| 
 
 | ||||||||
| 前言 | 
| Engineer's Studio® Ver.6新增了以下功能。 
 | 
| 平板要素新增三角形1次要素 | 
| 因為以往無法利用三角形1次要素。比如將複雜形狀自動網格分割的時候,四角形1次要素和三角形1次要素的組合混在是不能實現的。這一次的升級,增加了三角形1次要素,使之成為可能。(參照圖1的Triangular 
		Liner)。三角形1次要素為參考以下文獻[1][2]所定義的要素。 
 | 
| 平板要素的四角形1次要素改善 | 
| 非線性RC平板要素的引力張力軟化係數C的擴張 | 
| 將無鐵筋混凝土用非線性平板要素作成模型的情況下可以從2個軸的方向設定引力張力軟化係數C(Cx、Cy)。與此同時,增加了無鐵筋混凝土的引力張力軟化係數Cx、Cy從破壞能源和要素寸法可以自動算出功能。並且改善了平板斷面的輸入畫面使之更加便捷(圖4)。 
 | 
| 將平板要素的高次要素變換為低次要素的功能 | 
| 
 | 
| 節點和要素所屬群組的編輯功能 | 
| 選擇多個節點或要素,創建【所屬群組編輯】命令進行群組變更(圖6)。 
 | 
| 動態解析結果與輸入波形同時顯現 | 
| 動態解析的時間曆結果確認時可以調出輸入地震波形的按鍵。調出後,新的畫面會表示出「表示輸入波形」。點擊波形表格前進至下個階段,模型的變形圖和斷面力圖在這個階段可以實現同步(圖7)。 
 | 
| 新增Pushover解析實例 | 
| 執行Pushover解析地震時根據保有水平耐力法檢查的事例作成。(圖8、圖9、圖10)。 幫助裡解說了「Engineer's Studio® Help|Technicalnote|Pushover解析事例」。承重變位曲線的作成方法可以參考一下。事例數據有以下三種。 ・Pushover-Rahmen-Case1.es ・Pushover-Rahmen-Case2.es ・Pushover-Rahmen-Case3.es 
 | ||||||||
| (Up&Coming '16 秋季號刊載) | ||
| 
  |